企業數字化轉型常見問答(二)
2022-09-15 來源:湘江數評
問題十六、我想要學習數字化,該從哪里入手呢?有啥技能需要我先學學嗎?
從身邊的工作入手,發現哪些工作是可以利用數字化技術提高,以運營的視角看問題,以技術的手段來如何實現;先從基礎技術入手,如果可以參與軟件實施全過程。
問題十七、我是個**部門一員,數字化轉型,我要干點兒啥呢?
找出自己的工作痛點,提出自己的需求,以積極包容的心態面對數字化轉型,而非排斥。
問題十八、什么是數字文化?
數字文化定義為一系列共同的、相互強化的價值觀和做法,這些價值觀和做法可以在數字化業務環境中實現高效的創新和執行。
問題十九、**公司買了一套系統用得很好,我們公司要不要也買一套跟進?
慎重考慮!內部需求調研做了嗎?業務痛點知曉嗎?建設目標確定了嗎?業務模式一樣嗎?組織管理能力和對方比如何?技術能力對標了嗎?
問題二十、數字化轉型向標桿企業學什么?
五看三學;
第一看,組織管理能力;
第二看,技術與業務的協同能力;
第三看,對IT的投入支持能力;
第四看,對數據的深入應用能力;
第五看,踩了多少坑,趟了多少雷;
學:學其文化、學其方法、學其措施。
問題二十一、數字化太難做了,以前買過一套系統用得不好,數字化轉型放棄了。
一把手重視嗎?為什么失敗做了分析嗎?數字化轉型是系統工程,不是一套軟件、某項技術可以解決的,需要的是技術與業務的融合,通過技術提升效率、管理能力,而組織也要適應技術,為同一目標而做出升級改變,不能用舊管理思想來做現代數字化轉型。
問題二十二、老板說不惜重金投入,一年內完成公司數字化轉型可行嗎?
NO!對于企業而言,數字化轉型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很多;從技術駕馭到業務創新,從組織變革到文化重塑,從數字化能力建設到人才培養,因此數字化轉型的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數字化轉型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多數企業需要3-5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取得顯著成果。
問題二十三、我們IT部門在公司地位很低無法推動數字化
IT的地位為什么這么低,這是個偽命題,我們把IT的范圍定義的太局限了。無知帶來恐懼,變化帶來迷茫。只要我們堅守住本心,少做憑感覺拍腦袋的事,堅信信息化是一條正確的道路。那么就算你覺得我是個修電腦的,又有什么關系呢?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問題二十四、數字化建設企業是否有固定模式可復制?
沒有,企業文化不同、管理模式不一、業務多樣,千企千面,數字化建設是無法固定模式的,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問題二十五、使用數字化軟件后是否馬上實現降本增效?
不會,系統的使用與現實的管理有磨合期,在磨合期,由于工作方式的改變、新舊數據的錄入、管理思路的轉變,會經歷一個陣痛期,數字化不能立馬實現降本增效,但會在其他方面有顯著改善,比如財務數據的準確性,報表的出具時間,其他可能還會降低,除非人員素質非常過硬、日常管理與系統配合天衣無縫,當然這是理想狀態,隨著信息化系統的深入應用,工作效率會提高,效率提高意味著時間成本降低,實現真正的降本增效。
問題二十六、數字化轉型什么時候做最合適?
沒有標準答案,如果想利用數字化技術提高工作效率、降本增效,意識已經有了那就準備開始做吧。
問題二十七、數字化轉型前要做哪些準備工作?
首先,文化先行,成立以一把手為核心的數字化轉型領導小組,并在全員宣貫;
第二,公司內部需求調研及摸底,找痛點,定規劃;
第三,根據規劃分步實施,有條件的話找專業的咨詢機構或專業人士指導開展。
問題二十八、數字化轉型什么時候做最合適?
沒有標準答案,如果想利用數字化技術提高工作效率、降本增效,意識已經有了那就準備開始做吧。
問題二十九、軟件第三方采購好,還是自研好?
各有優劣,第三方采購省去開發成本、開發過程失敗風險,拿來就可以用,但功能是固化的,對于企業個性化需求無法滿足,二次開發有額外費用支出;自研系統,根據企業自身管理特色定制開發,功能匹配度高,適用,但要考慮開發團隊人力資源成本、開發過程時間成本、人員流失造成技術損失成本等;
問題三十、為什么引進一套數字化系統實施卻失敗了?
有以下因素:
1. 軟件引進前期未詳細做需求調研,造成系統功能與需求不匹配;
2. 實施過程中企業業務部門人員素質不高,或態度消極不配合;
3. 實施過程中軟件方實施人員能力不足;
4. 配套管理制度、相關標準未制定;
5.無專業人員過程監督與指導。
相關新聞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輕工業網” 的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輕工業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輕工業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輕工業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信息之傳播,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于轉載之日起30日內進行。
4、免責聲明:本站信息及數據均為非營利用途,轉載文章版權歸信息來源網站或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