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hvffv">

    <noframes id="hvffv">

    <dl id="hvffv"><rp id="hvffv"><del id="hvffv"></del></rp></dl><noframes id="hvffv"><form id="hvffv"></form>

      <track id="hvffv"></track>
      <video id="hvffv"></video><track id="hvffv"><p id="hvffv"><dl id="hvffv"></dl></p></track>

      <del id="hvffv"><p id="hvffv"></p></del>
      <pre id="hvffv"><strike id="hvffv"><mark id="hvffv"></mark></strike></pre>

      讓傳統工藝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寫在第二屆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閉幕之際

      0
      2022-08-23 來源: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


      與傳統工藝產業共同成長,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

      從2019年到2022年,四年時光,兩屆展會,這個旨在打造行業標桿性巔峰盛會的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已經成為我國工藝美術行業的“晴雨表”,成為傳統工藝產業高水平合作的“連心橋”。 

      8月21日,第二屆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圓滿落幕。和首屆相比,本屆博覽會規模擴大、品質升級。在4天的展期中,46個地方特色展團、32所專業院校、1800多家展商,5萬平方米的展覽展示空間精彩紛呈,展示作品10萬余件,涵蓋11個大類上千個小類,其中千余名工美大師和大國工匠的精品超過2萬件,同期還舉辦了論壇、大賽、講座、絕活演示等12場專題活動。


       


      傳承歷史使命,肩負新的重任,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引領著我國傳統工藝產業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好地服務人民高品質生活。以博覽會為媒,工藝美術行業也將在促進鄉村振興、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民族團結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提質升級

      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開啟新征程

       

      多達2000平方米的潮州工藝美術展區內,藝術陶瓷、潮繡、木雕等門類眾多的展品令觀眾流連忘返;64位佛山陶藝大師帶來的舞獅等頗具嶺南風情的石灣陶塑吸引年輕人紛紛駐足;遼寧岫巖名家名作組團參展,以頗具生活氣息的棉鞋、蘿卜等為原型創作的藝術品讓參觀者大開眼界......福建、青田、上海、溫州、河北、蘇州、揚州等特色產區和工藝美術大省群星閃耀,佳作不斷,在博覽會爭相綻放。百花齊放,異彩紛呈成為本次博覽會的突出亮點。




      破土凌云節節高。隨著我國工藝美術行業迎來大繁榮大發展的新時代,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舉辦的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也在不斷提質升級。

       

      ——集工藝美術精品力作展覽、大師名家同臺對話的高層論壇、大師工匠優秀作品集中展示、設計創新大賽評選等內容于一體,樹立博覽會行業風向標地位。

       

      ——采用線下實體展覽、線上同步直播的雙平臺辦展模式,令觀眾耳目一新。

       

      不同于首屆博覽會,本次博覽會設置四處直播間,分別由鈞匠人文化“工匠心·創大美”直播間、收藏天下“印上工美·云上博觀”直播間、百嘉榮會“藝術甄選·走進萬家”直播間、景德鎮陶瓷研究院嚴選好物“云觀工美·嚴選匠心”直播間承辦。

       

      據初步統計,博覽會線上直播的網絡觀眾累計超過320余萬人次,直播銷售額近150余萬元。


      正如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張崇和在本屆博覽會開幕式的致辭,“我們將始終推行博覽會的初心使命,堅持展示、交流、融合與創新,展示國大師、省大師、工匠藝人、院校師生的精品力作,呈現各品類、各民族、各地方的特色優品,構建工藝美術互學互鑒、共榮共進的建功立業大舞臺;我們將始終推崇博覽會的品質內涵,展示創新創意,展現大師風采,弘揚工匠精神、勞模精神和勞動精神,構建大師工匠興業、工美文化強國的奮勇爭先大平臺;我們將始終培育博覽會的遠揚高光,通過博覽會,讓大師工匠的作品和精神,薦引大江南北,暢譽五洲四海,構建中國工藝美術聲播神州、名揚世界的高光亮麗大展臺。”

       

      無論行業內外,在很多人眼中,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讓全國乃至世界,看到了更加繁榮、自信的中國傳統工藝產業。

       

       


      承續文化血脈

      傳統工藝雕琢出時代“新模樣”

       

      “在一定的歷史節點上,一項傳統工藝必有其鼎盛與輝煌。振興傳統工藝產業與時代大背景息息相關。”“政策利好、人心所向,可謂傳統工藝產業之春和景明。”……博覽會期間,關于時代與傳統工藝產業大發展的話題時不時被參展大師所提及。

       

      此次參展的玉雕作品《日月同輝活環內鏈瓶》、石雕作品《紅船精神》、雕漆嵌玉《朱門映國色》等,都是時代與傳統工藝產業互融互通的典型作品?!稌r光留痕》刻花陶瓶、《梵圓禮佛》木雕、《碧泓心儀》金繡更是在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保持了對于當前審美新風尚的敏感性。



      “傳統工藝要在當代謀發展,首先要把老祖宗傳下的手工技術完整地、系統地傳承下來,要以活態形式存在、傳承與發展。當然,這與創新并不矛盾。” 在展會現場,一位工藝美術大師這樣對記者說。

       

      在本屆博覽會同期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工藝美術傳承與發展論壇上,張崇和會長也建議,工藝美術融合創新,先要文化融合增內涵,“工藝美術兼具文化屬性,文化內涵影響工藝品價值。工美行業要融合歷史文化,吸收傳統經典故事,弘揚民族精神品質,以優秀傳統文化提升作品的內涵魅力。要融合當代文化,增添現代元素,反映時代題材,弘揚時代精神,創作與現代文化潮流相適應的當代精品。要融合世界文化,用中國傳統技藝技法,反映世界經典文化,為中國創作,為世界創作,服務各國人民的美好生活。”

       

       


      堅定文化自信

      讓傳統工藝迸發新活力

       

      東風到處物皆春。走進新時代,中央提出“振興傳統工藝產業”的重大決策,工藝美術行業迎來了大發展大繁榮的春天。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工藝美術產業年收入3萬億元,全產業鏈從業人員超過1300萬,為經濟社會發展和文化強國作出了積極貢獻。


      作為本次博覽會的主辦方,中國輕工業聯合會近年來認真落實中央的要求,大力推動工藝美術傳承創新。兩屆評選出197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遴選70人組成全國工美標委會,培訓工藝人才和技能人才上萬人,舉辦19屆次工美技能大賽,培育62家特色產業集群,創建105個傳承創新基地,開展60期大師系列宣傳,組織百名大師進校園,舉辦兩屆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這些務實有效的工作,成為推動我國傳統工藝產業繁榮發展的有力舉措。 

      第二屆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雖然已經落幕,但是,在博覽會的引領下,傳統工藝產業正在加速創新發展、融入現代生活,為行業振興提供著新實踐、新思路、新探索。

       

       

      相關新聞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輕工業網” 的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輕工業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輕工業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輕工業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信息之傳播,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于轉載之日起30日內進行。
      4、免責聲明:本站信息及數據均為非營利用途,轉載文章版權歸信息來源網站或原作者所有。

      返回頂部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